【活動側記】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2025年四校師生聯誼 & 迎新茶會

亞際四校迎新茶會側記

2025年9月6日午後,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亞際學程」)於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C310舉辦四校師生聯誼暨迎新茶會,來自台聯大系統的師長、新生及在校學生齊聚一堂,展開年度首次跨校師生交流。

開幕環節由亞際學程總主任李卓穎教授介紹到場貴賓與師長,並向全體與會者簡要說明活動目的與重要性。貴賓致詞依序由台聯大系統主席陳力俊院士、系統副主席張祥光教授以及系統副主席蘇蘅教授發表,他們肯定亞際學程在跨校整合及國際學術交流上的成就,並勉勵新生在未來的學習與研究中持續保持積極與好奇。

致詞結束後,現場師生一同留下合照作為活動紀念,隨後由來自不同校區的九位新生進行自我介紹,來自不同校區的九位新生,包括中央校區Saatvik Singh、余康琪及交換生Maeva Germe,政大校區曾昱郡、曾國豪、劉姿喬,以及清大校區岡崎葉生、楊琬琦、廖希文,依序進行自我介紹,促進初步認識與交流。

大合照

 

接下來由李卓穎總主任親自介紹學程的發展與核心構想。內容涵蓋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與亞際學程的發展歷史,從最初的跨校合作起步,到如今涵蓋清華、中央、政大、陽明交大四校的人文社會領域,逐漸建立起完整的國際學術組織系統。學程以亞際文化作為重新理解世界史與全球文化的主軸,依據台灣的地緣位置與歷史經驗,連結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及中亞等亞洲地區的社會文化經驗與學術資源,同時納入全球視野,強化國際交流與學術觸角,培育具有開放知識視野的研究人才,累積博碩士研究成果,期望引導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發展趨勢。

隨後,由各校辦公室代表教授進一步分享具體發展情況。來自中央大學的林建廷副教授、政治大學的陳儒修教授、清華大學的陳瑞樺教授及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的黃桂瑩教授與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的莊雅仲教授分別介紹各校學群的特色與發展,涵蓋課程安排、師資陣容、過去活動以及學術成果等資訊,呈現四校間的資源整合及合作情況。

場內照片

在師長們的說明後,進入學生學習經驗分享環節,今年共有三位學生進行簡報與經驗分享。清大校區的林依潔分享學程規範、解釋修課方式、論文撰寫過程以及跨校資源運用等實務資訊;中央校區的Novita Siti Zubaedah以「在迷惘中孕育新思想」的體會,分享在學程中跨文化學習以及透過學程建立對亞洲研究多元理解的經驗;清大校區畢業生湯珮然則說明畢業後相關工作的經驗,讓新生了解學程與未來職涯間的連結。學生分享環節既提供實務參考,也讓新生看見前輩在學程中的發展軌跡。

活動最後進入茶敘階段,師生邊享用茶點邊自在交流,現場氣氛輕鬆而熱絡,新生得以與師長、學長姐進一步互動,討論課程、研究方向以及跨校資源的運用。語言交錯間,初識的拘謹在輕鬆氛圍中逐漸消散,新的聯繫就在這樣的互動中悄然生成。

這場四校師生聯誼暨迎新茶會,不僅讓新生迅速了解學程運作及各校資源,也成為了凝聚跨校社群的重要契機。師長們的引領、學長姐的經驗、以及新生的熱情,共同織成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多元而開放的圖景。隨著合影定格的畫面與茶香餘韻,2025年的新學期就此揭開序幕,這群新加入的成員也將在四校的支持下,踏上屬於他們的探索旅程,為亞際文化研究增添新的篇章。

老師互動

蓋章活動

中央亞際

政大亞際